2013年底,USB3.1規范標準正式推出,該規范標準由因特爾等公司發起,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借鑒了蘋果雷電接口的設計思路。伴隨著USB3.1標準而推出的是TYPE C母座接口,很多消費者甚至將它們等同起來,其實這是一種誤區,它們的關系就猶如USB2.0時代時,2.0標準下的USB-AF母座接口,USB-BF母座接口,micro USB母座,MINI迷你USB母座接口一樣。準確地來說,TYPE C母座只是USB3.1規范標準下的一種具體化的承載形式,簡而言之,TYPE C母座就是USB3.1規范的載體。當然,USB3.1的載體肯定不單單只有TYPE C母座一種而已,理論上應該還有TYPE A及TYPE B等,但得益于終端設備廠商的大力推廣(首當其沖當屬智能手機等智慧型設備),TYPE C母座的出貨量呈現出”井噴式“的增長,2015年時,TYPE C母座接口連接器還只單純出現在討論話題當中,16年開始,已經有大量手機品牌開始使用TYPE C母座連接器作為其設備的充電及數據傳輸接口,而到了17年,幾乎所有手機品牌的旗艦機型都采用TYPE C母座連接器作為其充電及數據傳輸接口,在數碼電子設備評測媒體中,甚至都會有意無意地把是否裝配TYPE C母座連接器作為一個評判設備定位的一個標準。簡單一句話:"沒用上TYPE C母座連接器,你也敢說這是旗艦機?”,這當然是一句玩笑話,但從中也可以看出TYPE C母座連接器接口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在本文開頭我們也說了,USB3.1的載體是TYPE C,但這話反過來說卻不成立,裝配TYPE C母座的產品卻不一定支持USB3.1的技術標準。各中原因,我司在之前的文章---“USB母座C-type3.1的認知誤區”中已經說明(發表時間為2015年5月20日)。由于相關芯片模組的高昂成本及相關桌面設備PC的配置相對滯后,對USB3.1的技術規格并不支持或兼容,新型接口遇到老式設備,可謂“秀才遇到兵,有禮說不清”,TYPE C母座接口連接器空有這么廣闊的帶寬,可是線的那一端卻無法推動足夠大的數據流來使用TYPE C母座接口連接器的帶寬,這就是技術發展的滯后性所帶來的影響。雖然越來越多的各品牌機型已經使用TYPE C母座,但其中絕大多數設備依然只利用了其雙面插拔盲操作及支持快充等特性,并不支持高速數據傳輸,更有甚者,其傳輸規格依然是USB2.0的傳輸速度,這可謂是正真意義上的“虛有其表”。雖然各種設備上使用的TYPE C母座連接器的接口尺寸相同,但鑒于每款產品的結構設計及空間布線不同,TYPE C母座的封裝規格(插件貼片形態)還是有著各種各樣的規格,今天我們就來粗略梳理一下常用的一些TYPE C母座規格(這里的“常用”指的是我司出貨量較多的一些產品型號,排名不分先后,以下表單并不包含所有的TYPE C母座規格型號。因我司客觀上無法確切掌握整個市場出貨量數據,因此,這個“常用”具有天然的局限性,還請讀者們理解)。
1. TYPE C母座側插式四腳插板(后雙魚叉腳)14Pin
2. TYPE C母座前插后貼24Pin四腳插板12-12排列
3. TYPE C母座加高4.3H四腳插板帶門單排12/16Pin
4. TYPE C母座前插后貼14Pin四腳插板7-7排列
5. TYPE C母座拉伸型夾板式24Pin
6. TYPE C母座立式貼片雙排貼片24Pin寬間距
7. TYPE C母座立式貼片雙排貼片四腳插板固定帶彈片
8. TYPE C母座沖壓式外殼帶連接縫
9. TYPE C母座簡易型6Pin四腳插板固定
10. TYPE C母座立式貼片四腳插板無彈片9.5/10.35/10.5
11. TYPE C母座立式貼片四腳插板無彈片白膠10.35
12. TYPE C母座沉板0.8雙排針貼片24Pin
13. TYPE C母座沉板1.6單排針貼片16Pin/12Pin
14. TYPE C母座板上型單排針貼片16Pin/12Pin四腳插板
15. TYPE C母座板上型雙排針貼片24Pin四腳插板
16. TYPE C母座夾板式24Pin 如果大家有機會及對此有興趣的話,可以對照以上規格,來判斷下自己手中的機型設備所使用的TYPE C母座屬于哪一種封裝形態。